首页 文学文摘 时政新闻 科技科普 经济法律 健康生活 管理财经 教育教学 文化艺术 社科历史

推进绿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宋书超 来源:决策探索

商丘市是河南省的产粮大市,并且拥有大量的地下煤炭资源。近年来,商丘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让“绿色化”实现“常态化”,从理念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干在实处,探索出了一条“绿意盎然”的发展之路。分析其发展路径可为河南省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以绿色经济为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通过大力实施绿色经济,不仅可以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还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打造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一是农旅结合,突出特色。项目的开发始终要凸显“农”字,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和农民的主题作用,突出农村的特色,要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要把区域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放在重要位置,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片经济,形成一方特色。二是在种植养殖上,要发展立体种养,形成有层次、有梯度、有接续的种养结构,做到不同季节出产不同的农产品。要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有机无公害养殖,既能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能迎合市场的需要。三是打造绿色村庄和绿色集镇。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季节特点,从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出发,突出特点、突出品味,升级、优化环境条件,打造绿色村庄和集镇。四是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在项目开发上,要做好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和人文优势,既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又换来生态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做好项目开发的有序性和差异性,突出新、异、特。

(二)发展绿色旅游产业

发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应把握机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重塑品牌,把发展绿色旅游作为突出旅游特色的一项创新举措。一是审核评估,整合旅游线路。要紧紧围绕环保、绿色这一主题,重新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审核,把零星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串联起来,形成旅游线路。同时开发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二是准确定位,重塑旅游品牌。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度假、休闲、观光、游览为主要服务项目,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选择,重点围绕传统文化品牌定位,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强调生态旅游价值,打造精品旅游区。

(三)振兴体育健康产业

一是激活市场活力。秉承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彻底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全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商丘市实际,遵循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发展特色体育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加快构建体育产业体系。三是促进融合发展。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产业的氛围。四是丰富市场供给。根据城镇化发展的特点,结合地方实际,合理布局一些体育设施,通过鼓励社会投资、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体育设施,建设一大批利民、便民的体育场馆。五是营造全社会体育健身的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普及健康健身常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增强公众的建设意识。

(四)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要立足于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同时要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要积极运作,扶持、形成特色楼宇,壮大一大批楼宇经济品牌。建设总部产业服务体系,发挥总部经济的引领作用。积极规划建设新兴城市综合体,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创新企业营销模式,扩展重点企业销售模式。同时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大力推进科技研发、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幼教托养、职业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五)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做支撑的,科技含量的高低又决定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文化市场的改革,促使文化要素和产品合理流动,形成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交流,提升商丘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支持完善文化服务和产品走出去战略,充分展示商丘市的历史文化资源。

(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重点发展枢纽经济,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现实需要,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二是优化节点布局。建设物流基地和园区,打造城市物流组团。三是引进高端物流企业。按照强链补链原则,与高端物流企业对接,推进电商与物流以及实体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四是强化培育扶植。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综合物流园区和县域特色的物流中心,通过联盟、联合、兼并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培植大型运输(物流)企业。

二、以绿色生态为抓手,开展专项行动,增创后发优势

(一)开展低碳增绿行动

一是推进清洁能源生产。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生产,促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生态化方向发展,逐步优化能源结构。二是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大力推进废纸、废塑料等可再生资源回收的再利用,鼓励支持社會资本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积极开展回收、储存、运输、处理工作。设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形成资源回收体系。三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在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要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对资源的攫取和生产的发展相互协调、平衡,既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又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进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生态植绿行动

一是推进绿色修复。加大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力度,恢复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河流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优化饮用水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筑牢生态屏障。二是打造绿色城乡。坚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注重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践行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开展科技提绿行动

一是更加突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科技为产业服务,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向绿色经济倾斜,推动低碳、循环、生态技术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二是更加突出创新主体培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绿色技术和产业的研发推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绿色科研开发投入主体、绿色技术创新实施主体和绿色科研成果应用主体。三是更加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集聚区,延长产业链,建设创业链,强化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促进人才、技术、项目向产业基层和园区集聚,尽快形成一批绿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是更加突出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积极构建绿色人才培育引进体系,优化发展布局,充分发挥科技专业人员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培育绿色技能土专家,建立绿色发展智库,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四)开展文明护绿行动

一是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加强宣传引导,改变群众传统消费观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引导群众自觉使用环保包装袋,自觉选用绿色建材、绿色设备、绿色产品,让绿色消费成为一项自觉行动。二是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增加公交站点数量,采购新型能源公交车,降低污染排放。合理布局城市公用自行车自动租赁网点,鼓励市民采购纯电动或油电混动交通工具,提高市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引导居民绿色出行。严格限制环保不达标车辆进市区,对超标排放的车辆实行限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三是倡导绿色志愿活动。围绕传播绿色文明观念、推动绿色文明行动、促进绿色文明发展、共建绿色文明社会,组建发展绿色经济志愿者协会,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志愿者服务,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力量。四是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三、以改革创新为先导,完善体制机制,奠定发展根基

(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绿色发展中存在较多市场失灵的领域,只有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经济类、社会类的规制推动绿色发展,增加违法成本;另一方面,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排放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使市场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二)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依法保护和治理机制

我国已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依法治理。首先,要结合城市状况,出台契合地方实际的环保法律法规,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效衔接行政执法与司法制度。其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提高违法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根据绿色发展需要,修订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如增加关于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建立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自律机制

要扭转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被动状态,变政府“要我做”为“我要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督促企业落实达标排放责任,依法坚决打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让环境守法企业成长、环境违法企业出局。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实行“一证式”管理,使排污许可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开展环境损害赔偿相关工作,推进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體系,解决“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不合理问题。

(四)建立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机制

要加大公众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环境的推动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大力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推动环境监测信息、执法信息、审批信息、企业排污信息公开,解决信息公开中“企业拖、政府推、干部躲”的问题,让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在公开透明中接受群众的监督。

(作者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